文心焕彩——中国国家画院大讲堂”举办《清代宫廷绘画漫谈》讲座
时代艺术名家    记者/中国国家画院   2020-01-10 16:10:00

      宫廷特设绘画机构始于五代,即翰林图画院。北宋时翰林图画院盛况达到空前。金、元时期的宫廷绘画机构相对分散,各司其职。明代的宫廷画院分别在武英、仁智等殿供职。清代宫廷画家则以如意馆为主。清代以照前朝、同样在宫廷内外搜罗画家,以科举为动力,以“画学”为基础,通过徵召、推荐、考核而进入宫廷。他们和宋代及明代的宫廷画家不同,都没有专门的称谓,而通称为“画画人”。他们以此谋生养家。按照不同的等级领取俸银,其地位和身份是无法和宗室贵族、大臣们相比的。

讲座现场

      元月4日上午,中国国家画院大讲堂邀请了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聂崇正老师作《清代宫廷绘画漫谈》讲座。聂老师首先从清代宫廷画家的构成和“臣字款”画家署名身份的差异和区别,以及宫廷绘画特点讲起。他说:“清代宫廷画家围绕着帝王生活、行政而进行绘画创作,康、乾两朝空前繁荣,涌现出许多杰出的画家,也创作了大批反映帝王政治、军事、生活等方面的传世作品。在这些作品中最具有价值的是纪实性的绘画。这些描绘帝王、帝后生活以及行政、军事方面的‘重大题材’纪实作品,当时起到了照相机的作用,为后人研究清代历史和文化艺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”。

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聂崇正老师讲座中 

      在艺术风格及表现手法上,清代宫廷绘画分为纪实绘画、装饰绘画、历史绘画和宗教绘画四类。宫廷画家以帝王的审美而决定创作方向,从传世作品看,富贵气息浓厚,用笔细密繁琐,色彩浮华艳丽,格式平整少有变化,符合了历代帝王的审美取趋向。在康熙、雍正、乾隆三朝时间段内,有若干个欧洲画家在清宫里当差、供职,这些洋画家把欧洲的绘画门类、技法以及绘画理论带到中国,使得当时的宫廷出现了一派“中西合璧”的绘画风格。这在中国美术史上是前所未有的现象。

聂崇正老师与听众互动中

      在讲座中聂崇正老师还结合大量的范画进行讲解,使在场的听众更多了解到宫廷绘画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创作过程。在互动环节,聂老师回答了热情听众的关于宫廷绘画的学术和未知的问题,最后,聂老师说:“在相当长的时间里,文人绘画是中国古代绘画的主流,而宫廷绘画到了明清已不太被主流艺术所接纳,认为宫廷绘画完全是为封建统治者服务的,虽然有一定的道理,但宫廷绘画仍然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,宫廷画家创作出的传世佳作,应该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一席之地”。

讲座结束后合影留念


编辑:彭越


责任编辑 admin  未经授权,禁止转载